【可得性启发式】,简而言之,是指在做决策时习惯性地使用容易获得的信息(记忆中首先出现的信息)。这种心理快捷方式源于这样的观念,即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甚至是首先回忆起来的信息)一定更为重要。这导致个体在面对最近接触到的信息或对某一主题有强烈感觉时,其决策能力受到损害。
不得不依赖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想法来做出即时决策,这是创造心理快捷方式的确凿方法。这些快捷方式帮助我们做出快速决策,但代价是增加了决策可能存在缺陷的可能性。可得性启发式的其他陷阱包括错误地假设某一事件由于不寻常,就比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可得性启发式的解释
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20世纪60年代末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后,许多研究涌现出来,证明了可得性偏见对扭曲参与者对社会现实的信念产生影响(例如:与不看暴力电视的参与者相比,因为接触到生动的暴力画面,参与者对现实世界中的犯罪有更高的估计)。
股票市场中的可得性偏见
2010年,多隆·克利格(Doron Kliger)和安德烈·库德里亚夫采夫(Andrey Kudryavtsev)进行了一项名为《可得性启发式与投资者对公司特定事件反应的研究》的研究,探讨了可得性偏见对投资者对投资结果和金融风险的知觉的影响。正如预期的那样,研究发现个体会根据最近的信息或者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来评估概率,而不是处理所有相关的可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