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策略是投资者常用的一种交易策略,它依据的基本思路就是“追涨杀跌”,即选择近期表现好的股票进行买入,而出现亏损时及时卖出。为了制定完善的动量策略,投资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能力,下文将介绍如何通过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打造完善的动量策略。
一、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是运用技术分析方法和理论原理,根据股票市场的历史交易数据得出的股票价格趋势和走势的指标。在动量策略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技术指标:
1. 相对强弱指标(RSI)
RSI指标是衡量股票价格涨跌幅度的重要指标,根据前一段时间内股票收盘价上涨与下跌所占比例之比计算得出。当RSI值高于70时,代表该股票处于超买状态;而当RSI值低于30时,代表该股票处于超卖状态。动量策略中可以使用RSI值作为判断是否进入或退出市场的依据。
2. 移动平均线(MA)
移动平均线是衡量股票价格趋势的重要工具。通过计算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可以得出趋势线。动量策略中一般使用5日、10日或20日的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主要判断价格的短期趋势。当股票价格上穿均线时,代表着该股票处于向上趋势;而当股票价格下穿均线时,则处于向下趋势。
3. 布林线指标(BOLL)
布林线指标是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股票价格标准差,并在股票价格图上画出上、下两条标准差线和中轨线。布林线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价格波动程度和可能的价格走势。
二、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一种基于企业经营和市场环境等基本面因素的投资分析方法。通过对公司财务报告、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等因素进行研究,评估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潜力,预测其股票价格走势。在制定动量策略中,投资者需要运用基本面分析在选择股票时进行综合考虑,基本面分析能够提供一个更全面、真实的股票分析结果。
三、动量策略的制定
动量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选股和择时。
1. 选股
在选股时,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短期涨幅较快的个股:这些股票有望持续上涨,可以利用技术指标(如RSI指标、移动平均线和布林线指标)辅助判断进出场时机。
(2)行业龙头企业:选择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投资标的,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有望持续向好。通过对行业整体态势进行观察和研究,可以找出近期表现较好的龙头企业。
(3)市值较小的超跌股:在市场上长期被忽视,且被低估的公司往往市值较小。投资者可以通过基本面分析方法选择这类公司,在价格低于本益比(P/E)行情时买入,等待价值被重新认识时进行卖出。
2. 择时
在动量策略中,择时是关键一步。投资者需要掌握好入场时机和出场时机。一般可以通过技术指标来帮助择时。在股票价格处于向上趋势时,可以采取买入策略;而在股票价格处于断崖式下跌时,则需要及时采取止损策略。
四、总结
动量策略虽然相对简单易懂,但也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能力。在实践中,动量策略需要根据各自的投资风格和市场情况进行灵活应变。因此,投资者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动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