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领域,交易策略回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测试自己制定的交易策略在历史数据上的可行性。但是,在进行交易策略回测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陷阱。如果不正确地进行回测,测试结果就容易失真,最终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交易决策。本文将会介绍几个交易策略回测中常见的陷阱,并提供给您一些有用的技巧和建议,帮助您更好地避免这些陷阱。
一、拟合过度(Overfitting)
拟合过度通常是指在回测过程中使用过多的参数或指标,从而使得交易策略过分贴合历史数据并产生极好的回报表现,但是这种表现对于未来市场变化却缺少鲁棒性或有效性。 拟合过度会导致我们在实盘操作中面临重大风险,因为我们可能会在未来市场中做出基于错误数据的错误决策。当我们进行交易策略回测时,应该尝试在不失去有效性和稳健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模型和参数设置。
二、期间选择(Period Selection)
期间选择是指在回测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哪些历史数据来测试交易策略。选择良好的测试期间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评估策略的可行性,从而更好地进行模型参数设置。但是,如果我们选用的测试数据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我们得出来的测试结果就是不准确的。因此,在进行期间选择时,我们应该尝试选择较长、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并且尽量避免使用仅适用于集中时间段的特定数据。
三、数据偏差(Data Bias)
数据偏差是指在回测过程中,我们忽略或者低估某些关键因素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默认使用历史正常数据进行回测会发现自己即便真的按照策略,在真实交易中也很难达到与回测中同样的业绩。例如,在过去的20年中,互联网和新兴技术行业蓬勃发展,这些行业及其相关投资工具的性能表现很可能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对波动性和下跌有更敏感的反应。如果我们在回测中不考虑这些因素,那么我们测试出的结果就会失真。因此,在进行回测时,应尽可能考虑到个别投资品种或行业的波动性风险,定期更新测试数据,并且灵活调整交易策略以适应新市场的变化。
四、未考虑交易成本及敲入时间(Transaction Cost & Timing)
在回归分析过程中,投资者通常忽略了由于成交差价和手续费而产生的成本问题。在实际交易中,这些成本将会对我们的交易决策和回报产生密切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我们的策略,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成本问题,并在测试之前设定合理的成本参数。此外,敲入与敲出时机对于策略盈利水平也有非常大影响。时间与点位的选择常常平衡风险与收益,既可以减少交易成本风险,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
总结:
进行交易策略回测是炒股投资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也存在许多陷阱。如果我们不小心落入陷阱里面,就会导致测试结果失真并做出不准确的交易决策。这里我们介绍了一些常见陷阱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技巧,帮助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策略回测时更加准确和可靠。一定要记住,在进行交易策略回测的过程中,要避免任何可能存在的错误,并且对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分析,才能够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